小班優質語言教案《小小鳥》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,讓幼兒能聽懂兒歌內容,樂于跟讀兒歌,愿意在多樣化的游戲中表現兒歌,充滿興趣的欣賞兒歌,感受兒歌的趣味和朋友間的友好,嘗試仿編兒歌,積極愉快地與同伴一起玩見面打招呼的游戲,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優質語言《小小鳥》含反思教案吧。
活動目標
1.充滿興趣的欣賞兒歌,感受兒歌的趣味和朋友間的友好。
2.能聽懂兒歌內容,樂于跟讀兒歌,愿意在多樣化的游戲中表現兒歌。
3.嘗試仿編兒歌,積極愉快地與同伴一起玩見面打招呼的游戲。
4.喜歡欣賞兒歌,會大膽地朗誦。
5.了解兒歌的含義。
活動重點
欣賞、理解、表現兒歌。
活動難點
仿編兒歌。
活動準備
1.認識一些常見動物。
2.教學課件《小小鳥》;師幼人手兩只小鳥手偶。
活動過程
1.找找說說,導入活動。
(1).幼兒找找:找個朋友,跟音樂試試找朋友的游戲。
(2).提問:你剛才和朋友見面是怎樣打招呼玩游戲的?
(3).邊小結邊出示小鳥手偶:小小鳥見面會怎么樣打招呼玩游戲呢?
2.聽聽看看,欣賞、理解兒歌。
(1).教師邊演示手偶邊朗誦兒歌,幼兒欣賞。
(2).提問:兩只小鳥見面是怎樣打招呼玩游戲的?它們做了什么?
(3).結合教學課件,引導幼兒梳理兒歌內容。
3.說說玩玩,學習跟讀兒歌。
(1).請幼兒將手變成小小鳥,邊游戲邊跟讀兒歌。
(2).請幼兒戴上指偶"小小鳥",邊玩游戲邊跟讀兒歌。
(3).請幼兒將自己變成小小鳥,邊玩游戲邊跟讀兒歌。
4.想想說說,訪編兒歌。
(1).引導幼兒根據不同的動物特點,仿編兒歌。
(2).師幼邊仿編兒歌一起游戲。
5.在《小小鳥》的歌聲中結束活動。
教學反思:
在活動中,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,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,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,但是在活動中,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,我個人認為,這節課還是成功的。
小百科:鳥(學名:Aves),又稱作鳥兒。定義:有羽毛幾乎覆蓋全身的卵生脊椎動物,字典解釋:脊椎動物的一類,溫血卵生,用肺呼吸,幾乎全身有羽毛,后肢能行走,前肢變為翅,大多數能飛。在動物學中,鳥的主要特征是:身體呈流線型(紡錘型或梭形),大多數飛翔生活。體表被覆羽毛,一般前肢變成翼(有的種類翼退化);胸肌發達;直腸短,食量大消化快,即消化系統發達,有助于減輕體重,利于飛行;心臟有兩心房和兩心室,心搏次數快。體溫恒定。呼吸器官除具肺外,還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氣囊,用來幫助肺進行雙重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