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班游戲教案《玩輪胎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游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,讓幼兒培養勇敢、團結合作的精神,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用輪胎拼擺三角形,練習攀爬,促進幼兒動作協調性及創造性的發展,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,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游戲《玩輪胎》含反思教案吧。
活動目標
1、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用輪胎拼擺三角形,練習攀爬,促進幼兒動作協調性及創造性的發展。
2、培養幼兒勇敢、團結合作的精神。
3、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。
4、在活動中,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,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。
5、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,感受游戲的樂趣。
活動準備
1、輪胎(每人一只輪胎)、繩子、棍子若干。
2、錄音機、磁帶
活動過程
一、開始部分:聽音樂,在教師帶領下做自編運動操《小小運動員》,進入活動場地。
二、基本部分:
1、師:“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好玩的玩具,你們猜一猜是什么?”幼兒自由回答后教師出示輪胎,請幼兒討論玩法。
2、師:“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只輪胎分散玩,比―比誰的玩法多,誰的玩法最有趣。” 幼兒分散玩輪胎,鼓勵幼兒玩出多種花樣。(獨自玩)
3、幼兒集中交流玩法,將新穎有趣的玩法推廣:(滾、鉆、旋轉、跳、爬、躺、在輪胎上走、輪胎里外走、劃船等)
4、教師:“輪胎可以一個人玩,也可以許多人玩,請你和好朋友一起玩輪胎,看哪些小朋友花樣玩得多、合作得好。”引導幼兒合作玩輪胎培養合作意識。
5、幼兒分成四路縱隊,請部分幼兒示范表演合作玩輪胎。
6、學習新玩法:爬輪胎。
(1)師:“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玩法――爬輪胎。將幾只輪胎依次重疊放好,逐層減少輪胎的數量,擺成“小山”的形狀(三角形)。教師講解并示范動作要領。然后教師從一側向上爬,爬上山頂后從另一側下山。
(2)請部分幼兒示范正確的爬輪胎方法。將幼兒分成四路縱隊,兩人一組爬輪胎,教師注意觀察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方法。
(3)再次分散練習,教師個別輔導。
(4)玩游戲:“比比誰最快”。 師生共同布置場地。
(5)介紹玩法:游戲開始,排頭幼兒先滾輪胎,然后爬“小山”,跳過連續排列的輪胎,最后跑步返回將滾的輪胎放在原位.快速擊第二名幼兒的手:游戲依次進行,速度快、動作規范的一組為勝。教師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。
三、結束部分。小結幼兒活動情況,對表現突出的幼兒發紅花給予獎勵。聽音樂,利用輪胎做放松動作,結束活動。
教學反思:
從這一實錄中,可以看出教師的活動“預設”與孩子在活動中自發“生成”的關系,它們是連續過程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。教師要恰當處理“預設”與“生成”的關系,這樣才能使活動真正成為師生積極互動、交流、共同建構的過程。因此,教師在創設了運動環境后,“觀察”孩子的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:有眼觀才會有所察覺。最后才會對自己的察覺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策略。
小百科:輪胎是在各種車輛或機械上裝配的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制品。通常安裝在金屬輪輞上,能支承車身,緩沖外界沖擊,實現與路面的接觸并保證車輛的行駛性能。輪胎常在復雜和苛刻的條件下使用,它在行駛時承受著各種變形、負荷、力以及高低溫作用,因此必須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、牽引性能、緩沖性能。同時,還要求具備高耐磨性和耐屈撓性,以及低的滾動阻力與生熱性。世界耗用橡膠量的一半用于輪胎生產,可見輪胎耗用橡膠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