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《等量關系》導學案習題教案反思》這是一篇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,本節課是在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,本節課的教學對學生學習方程、解方程及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,它是學生學習用方程解決問題的起始課,在本單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。
新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《等量關系》導學案習題教案
等量關系
教學目標:
1、可以通過姚明與妹妹的身高學會解方程,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。
2、會學會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。
教學重點:學會解答簡單的方程。
教學難點:學會用畫線段圖來分析、理解和解決含有兩未知的數學問。
教 法:發現法、嘗試法。
學 法:自主探究法
教具準備:小黑板、課件。
教學過程
一、情景導入 呈現目標
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通過姚明的身高,算一算這姊妹兩個的身高。板書課題:等量關系
二、探究新知
(一)、交流自學情況
活動一:姊妹兩跟姚明身高的關系找出等量關系。
看書回答下列問題:
1、我比妹妹高20厘米。這句話中隱含了什么?
2、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,這句話中隱藏了什么?
3、這題的等量關系是:
活動二:畫線段圖列方程
1、你會根據他們的對話畫出線段圖嗎?
2、根據線段圖列方程并解答。
3、你可以根據其他的條件找出別的等量關系嗎?試試看
(二)、小組展示成果,適時導學(展示部分)
1.、小組內交流自學的收獲和疑問。
2、展示匯報學習情況。其他小組補充完善,評價病可以提出疑問,由展示組優先解惑,有問題其他組補充,最后由組
長做總結發言。組內交流、解疑、個別匯報、老師點撥。
四、點撥升華
五、課堂總結
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不明白的地方? 先小組內說一說,最后班上交流?!?nbsp;
六、達標檢測
1、我能行。
(1).果園里有桃樹a棵,平均每棵桃樹收桃子360千克,果園共收桃子( )千克。
(2).打字員小王每分鐘打字90個,一份稿件她打了m分鐘還剩c個字沒打。這份稿件一共有( )個字。
(3).蘋果和香蕉的單價分別是每千克4.5元和6元,買x千克蘋果和y千克香蕉共需要( )元。
(4).五個連續的整數,其中最小的數是n,這五個連續的整數的和是( )。
2、完成練一練第2題,并交流。 先獨立做,最后組內交流?! ?nbsp;
七、拓展提高
甲乙兩人共寫了200個大字,其中甲寫的是乙的4倍,求甲乙兩人各寫了多少個大字? 先獨立做,最后組內交流。
【反思】
本節課是在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,本節課的教學對學生學習方程、解方程及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,它是學生學習用方程解決問題的起始課,在本單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。
我這節課的教學設計:首先,從學生熟悉的蹺蹺板情境導入,呈現了一個蹺蹺板由不想等到相等的過程,學生經歷觀察和描述蹺蹺板兩邊的平衡現象,從而得到“1只鵝的質量等于2只鴨子和1只雞的質量”,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了什么是等量關系。然后設計了尋找妹妹身高與姚明、笑笑的身高的等量關系,以姚明的身高為標準,提供了一組具有倍數關系和相差關系的身高數據。通過學生獨立思考,發展學生發現、表達等量關系的學習經驗,再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,鼓勵學生用寫等量關系的形式、畫圖等多種方式來表示等量關系,并且進一步認識到同一個等量關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。接下來設計了一個砸金蛋的游戲,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,把學生吸引到尋找等量關系的練習活動中,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具體情境中的等量關系,通過反復體驗感知找出等量關系,進一步理解等量關系。最后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等量關系,加深學生對等量關系的認識,知道等量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。
在教學中,我發現我比較急于求成,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急于給與修正,其實應該留更多時間給學生自己或者讓同伴來幫忙。本節課淺顯易懂,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氛圍比較沉悶,對于課堂語言的組織和課堂氣氛的調控能力有待加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