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6比尾巴教案設計有反思》這是一篇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,《比尾巴》這篇課文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,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,課文讀起來朗朗上口,極富兒童情趣。
6. 比尾巴
教學目標 1.會認“比、尾”等11個字。會寫“長、比”等4個字,學會豎提一種筆畫,認識提手旁、八字頭2個偏旁。
2.正確、流利地朗讀課文,背誦課文。認識問句,練習用問句問問題。
3.模仿課文一問一答的形式做問答游戲,積累語言表達。
重點難點 重點:識字、寫字,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、背誦課文。
難點:讀好問句的語氣;注意人字頭和八字頭的區別。
教學課時 兩課時
教學過程
第一課時
【課時目標】
1.會認“比、尾”等11個字。會寫“長、比”等4個字,學會豎提一種筆畫,認識提手旁、八字頭 2個偏旁。
2.正確、流利地朗讀課文。
【教具準備】
課件、生字卡片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看圖識字,激趣導入
1.師:森林里的許多小動物正聚在一起玩耍,你們想不想去看看?
(出示2-7猴子、兔子、松鼠、公雞、鴨子、孔雀的圖片)跟它們一個一個地打個招呼吧。(學生打招呼:猴子,你好!……相機出示帶拼音的詞語:(課件出示8猴子、兔子、松鼠、公雞、鴨子、孔雀。)
2.學生借助拼音朗讀“猴子”等6個詞語。
師:(課件出示9)(摘掉詞語上的拼音)現在還認識它們嗎?(學生齊讀詞語)
3.師:這幾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呢?(課件出示10)(出示卡片:bǐ wěi ba),你能拼出音來嗎?(比尾巴)
師:請大家讀好這三個字,注意“巴”要讀輕聲。
二、初讀課文,整體感知
1.師:森林廣播站正在廣播小動物比尾巴的事呢,請聽……(老師范讀課文,學生邊聽邊標出小節序號。)
2.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。邊讀邊圈畫出生字。要求:讀準字音,讀通句子,難讀的字多讀幾遍。
3.教師請四名同學分節試讀課文。
4.師生評議。
三、認識生字,檢查預習
1.認讀生字。
(1)出示帶拼音的字:(課件出示11)
wěi shuí duǎn sǎn tù zuì ɡōnɡ chánɡ bǐ bā bǎ
尾 誰 短 傘 兔 最 公 長 比 巴 把
(2)請小老師提醒大家讀好這些字要注意什么,并領讀這幾個字。
師生共同指正:注意讀準平舌音“傘、最”,翹舌音“誰、長”,前鼻音“短”,后鼻音“公”。
(3)去掉拼音讀,開火車讀。(課件出示12)
2.認識新偏旁提手旁和八字頭。
“公”的偏旁是八字頭,上面是個小八。容易和“傘”的人字頭混淆。注意“傘”的偏旁是人字頭。
“把”的偏旁是提手旁(扌),帶有這個偏旁的字和手有關。
3.識記生字。
你有什么好辦法識記以上生字?
字族識字:“把和巴”
找反義詞:長——短
組詞法:“巴、傘、兔”分別組詞為尾巴、雨傘、兔子。
熟字相加的方法:“尾”是“尸+毛”;“誰”是“讠+隹”,“最”是“日+耳+又”。
4.把生字放回課文,再次自由讀課文。然后,一節一節指名讀。
5.句式練習。想一想:參加比尾巴的都有誰呢?請用以下方式說一說。(課件出示13)
(1)參加比尾巴的有______、______、_____、______和_______。
(2)_______、_______、______和______都參加了比尾巴。
四、辨認字形,指導寫字
1.(課件出示14)出示“我會寫”的字:長、比、巴、把。認讀、組詞。
2.指導觀察:“比、長”。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“豎提”。
3.學習新筆畫:“豎提”,書寫時,注意與“豎鉤”的區別。(“豎提”的“提”的方向是向右。)
4.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,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。
預設:“比”字的第四筆是“豎彎鉤”,落在豎中線上;“長”的“橫”要落在橫中線上。
5.指導書寫“比、長”兩個字時要注意字的書寫筆順。“比”的第三筆是“撇”;“長”的第一筆是“撇”,第二筆是“橫”。
6.學生描紅,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??凑l寫得正確美觀。
7.指導觀察“巴、把”。“巴”字單獨書寫時第三筆的“橫”落在橫中線上;“把”字中的“巴”寫在田字格的右面,“豎彎鉤”的“豎”落在豎中線上。
8.教師指導學生書寫“巴”的筆順。強調“豎彎鉤”要寫得舒展一些。“把”是左右結構的字,“提手旁”寫得要窄一點,比右面的“巴”高。
9.學生描紅,練習書寫。教師巡視,個別指導,及時展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。
10.評議。(用投影展示學生作品,評出最佳作品,獎勵一顆閃光的小星。)
第二課時
【課時目標】
1.正確、流利地朗讀課文,背誦課文。認識問句,練習用問句問問題。
2.模仿課文一問一答的形式做問答游戲,積累語言表達。
【教具準備】
課件、圖片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回顧舊知,復習導入
1.讀詞語摘動物卡片。
2.(課件出示16)參加比尾巴的動物有( )、( )、( )、( )、( )和( )。
猴子的尾巴_____。兔子的尾巴______。松鼠的尾巴______。
3.男女生對讀第1、2小節(一問一答)。
二、細讀對話,理解內容
(一)精讀第1、2小節,指導朗讀。
1.過渡:現在,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、兔子和松鼠比尾巴的情景吧。請各自讀一讀第1、2兩個小節。
2.認識問號“?”,重點指導問句的讀法。
(1)(課件出示17)出示:“誰的尾巴短?”“兔子的尾巴短。”誰知道第一句用的什么標點符號?(問號)帶問號的句子叫問句,讀問句要注意聲調向上揚。(領讀兩遍)
(2)“誰的”,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?(哪一個)讀這句話要強調“誰的”(圈出“誰的”),注意“誰的尾巴”要連起來讀。(領讀、個別讀、齊讀)
(3)后一句“兔子的尾巴短”回答了前面的問題,回答的時候要強調哪一個詞?(圈出“兔子”重讀。)注意“兔子的尾巴”要連起來讀。
(4)師:仿照這樣的語氣讀其他幾小節。(學生練讀,組織評價)
3.表演讀。
(1)師:誰愿意當小猴子?(指名學生)請問猴子,剛才你們比尾巴,結果怎么樣啦?(生:我的尾巴長,兔子的尾巴短,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。)
(2)師:誰是小兔子?(指名學生)請問兔子,剛才你們比尾巴,結果怎么樣?(猴子的尾巴長,我的尾巴短,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。)
(3)誰是小松鼠?(指名學生)請問小松鼠,剛才你們比尾巴,結果怎么樣?(猴子的尾巴長,兔子的尾巴短,我的尾巴好像一把傘。)
4.有感情朗讀第1、2小節。
(1)齊讀。
(2)師生對讀,三問三答。
(3)男女生對讀,男生讀第l小節,女生讀第2小節。
(二)學習第3、4小節。
1.師:猴子、兔子和松鼠比完尾巴,公雞、鴨子和孔雀又開始比起來了,大家一起去看看吧。
2.請同桌對讀第3、4小節,注意讀準字音。
(1)指名學生個別讀。
(2)師生評議。
3.質疑問難:為什么說孔雀的尾巴最好看?
(1)(課件出示18—19)播放課件:看看這6種動物,比比誰的尾巴最好看。(播放孔雀尾巴的特寫)孔雀的尾巴有很多漂亮的花紋,這些花紋像什么?(眼睛)對,我們叫它“大眼狀花紋”。
(2)用“最”說話。指名說話,可在上面句式后面再加上一句話。
(3)教師小結:孔雀的尾巴好看極了,沒有哪一種動物的尾巴比得上它,所以說孔雀的尾巴最好看。
(4)指導朗讀“誰的尾巴最好看?孔雀的尾巴最好看。”
4.(課件出示20—21)課件出示公雞和鴨子圖。“公雞的尾巴彎。”你還見過什么東西是彎的?“鴨子的尾巴扁。”鴨子身體的哪一部分也是扁的?(嘴)你還見過什么東西是扁的?
5.朗讀指導。
(1)齊讀。
(2)師生對讀,三問三答。
(3)男女生對讀。一問一答。
(4)帶動作表演讀。
三、鞏固字詞,熟讀成誦
1.背誦課文。
(1)導學:同學們真了不起!不但知道了課文內容,而且會讀課文了。你們能不能根據板書,把課文背下來呢?先自己背背,再同桌互背。(學生自背,同桌互背。)
(2)指名背課文。
2.游戲:找尾巴。
(1)(課件出示25、26)課件出示沒有尾巴的動物圖片和它們的尾巴。導言:這些小動物都有可愛的尾巴,可是,有一群小動物的尾巴卻不見了,它們可傷心了,小朋友們,你們愿意幫它們把尾巴畫上去嗎?
(2)提出活動要求。
①說說這些動物的名稱。
②說說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主要特點,如,牛的尾巴又細又長,馬的尾巴像人的長發。
③添畫動物的尾巴,畫好之后同學之間互相交換看一看,夸夸別人的畫。還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動物,說說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。
四、總結延伸,續編兒歌
1.森林里,有6種動物在比尾巴。誰來說說比的結果。
2.在大自然中,還有許多小動物,它們的尾巴各不相同。上節課老師布置你們回家查資料,請找到資料的同學上講臺來介紹。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尾巴特點。
3.(課件出示23)挑出3種尾巴特征明顯的動物,讓學生觀察其尾巴,然后為這篇課文續編兒歌。
(示例1:誰的尾巴大?誰的尾巴小?誰的尾巴像剪刀?馬的尾巴大。羊的尾巴小。燕子的尾巴像剪刀。示例2:誰的尾巴粗?誰的尾巴細?誰的尾巴真美麗?狐貍的尾巴粗。老鼠的尾巴細。山雞的尾巴真美麗。) 【課后反思】
成功之處:
1.本課的識字教學,教師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,鼓勵學生自主識字、多種方法識字。實踐表明,在游戲中識字、自主識字往往是事半功倍,學生學得輕松,潛力得到了發掘。
2.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評評尾巴,為丟失尾巴的小動物畫上一條漂亮的尾巴。因為有了情感的投入,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參與積極性強、參與面廣,課堂氛圍輕松而又愉快!
不足之處:
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,教師的用語和體態未能達到預設的效果,致使創設的情境未能真正地激發孩子的興趣。對學生生成的閃光點未能及時抓住并進行延伸。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當中繼續摸索、學習。
備課素材
【教材分析】
本課是一首極富童真童趣的兒歌,課文抓住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,以“比”的形式為主線,以問答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猴子、兔子、松鼠、公雞、鴨子、孔雀六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,激發學生學習興趣。
【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】
誰的尾巴長?
誰的尾巴短?
誰的尾巴好像三角形?
老虎的尾巴長;
鴨子的尾巴短;
鯊魚的尾巴好像三角形。
誰的尾巴會發聲?
誰的尾巴能再生?
誰的尾巴能趕蚊?
響尾蛇的尾巴會發聲;
壁虎的尾巴能再生;
牛的尾巴能趕蚊。
尾巴的用處
魚尾巴左右擺, 游來游去多自在。
牛的尾巴來回擺,蒼蠅蚊子不敢來。
小猴尾巴卷樹枝,倒著身子往下掛。
燕子尾巴像剪刀,飛行方向把握好。
狐貍尾巴真不小,枕在頭下來睡覺。
袋鼠尾巴大又硬,就像一張小板凳。
壁虎被敵人發現了,甩掉尾巴快逃跑。
課后作業
1. 寫出下列字的筆順。
長:
巴:
2.比一比,再組詞。
巴( ) 人( ) 大( )
把( ) 個( ) 天( )
3.照樣子,說一說。
(1)誰的尾巴長?
誰的尾巴 ?
誰的 ?
(2)孔雀的尾巴最好看。
最 。
參考答案:
1.略
2.尾巴 一把傘 大人 一個 不大 天氣
3.(1)短 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(2)他寫的字最好看。
【反思】
《比尾巴》這篇課文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,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,課文讀起來朗朗上口,極富兒童情趣。我抓住這篇課文極具趣味性的特點,圍繞“比尾巴”大賽展開設計,環節與環節之間銜接自然,環環相扣,以摸尾巴游戲導入課堂,以拿門票的形式復習生字,以比尾巴評尾巴學習課文,以說尾巴畫尾巴進行拓展訓練。每一個環節的設置都注重了情境的創設,都采用最具有童真童趣的語言,符合低年級的認知特點。
在這堂課的設計當中我注重了情境的創設,這些情境不是獨立開來的,而是一脈相成,從一而中的。創設的這些情境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,學生通過創設的情境走若文本,與文本之間進行最近距離的對話,學生的興趣被激發,情感被升華,喜歡小動物的情感在課堂中隨處而見,為參加比賽的小動物加加油,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評評尾巴,為丟失尾巴的小動物畫上一條漂亮的尾巴。因為有了情感的投入,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參與積極性強、參與面廣,課堂氛圍輕松而又愉快!
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,教師的用語和體態未能達到預設的效果,致使創設的情境未能真正的激發孩子的興趣。對學生生成的閃光點未能及時抓住并進行延伸。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當中繼續摸索、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