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美術《我學大師畫格子》PPT課件教案包含了PPT課件,參考教案,活動目標是欣賞格子畫大師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品,感受格子畫中運用線條、色彩變化表現出的特有作畫特點,能用剪、貼、涂等多種形式,與同伴創意表征不同表現形式的格子畫作品。
教學理論依據:《指南》中指出“藝術是人類感受美、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,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特有方式”。孩子在做中學、學中玩,能夠讓藝術回歸生活,從而培養幼兒感受美、體驗美、創造美,讓美育伴隨幼兒成長。為此我設計了《我學大師畫格子》這一課。
蒙德里安的格子畫簡單大氣、色彩鮮艷,適合幼兒欣賞與創作。在設計本活動時,我借鑒蒙德里安格子畫中抽象線條、簡單色塊的構圖風格,讓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索,通過多種形式,讓幼兒發現蒙德里安的繪畫特點并進行大膽創作。幼兒在邊觀察、邊對比、邊操作的過程中自我建構,掌握技能,體驗線條與色塊結合的美,充分展現出孩子們的藝術素養。
教學策略:
1.游戲激趣,難點前置。
《指南》中指出“以游戲為基本活動”?;顒拥牡谝画h節,我運用“變魔術”的游戲方式,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。在變魔術過程中,將“格子畫”的難點潛移默化的滲透給孩子,為后面幼兒進行制作“格子畫”做好鋪墊。
2.由淺入深,遞進式欣賞。
在欣賞大師作品過程中,我選擇了三幅線條、彩色、構圖由簡單到復雜層層遞進的作品,活動中孩子們由淺入深,層層遞進的與大師對話,能夠充分感受到蒙特里安的格子畫特點。
3.多種形式、大膽創作。
《指南》中指出:“能運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。”活動中幼兒以“設計師”的身份來設計格子畫,將剪、貼、涂等多種形式結合在一起,很好的激發了幼兒對色彩圖案的大膽表現。
活動目標:
1、欣賞格子畫大師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品,感受格子畫中運用線條、色彩變化表現出的特有作畫特點。(重點)
2、能用剪、貼、涂等多種形式,與同伴創意表征不同表現形式的格子畫作品。(難點)
3、喜歡美術大師的作品,萌發對色彩、圖案的濃厚興趣。
活動準備:
課件《蒙德里安的格子畫》;分組創作材料:紙、黑色即時貼、炫彩棒等。
活動過程:
一.教師變魔術作畫,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格子畫。
1.運用課件變出不同的線條,引導幼兒觀察。
(1)在課件不同位置逐一出現長短不同的線條,提問:變出了什么?是一條什么線?長短不同的橫線和豎線交叉變出的格子有什么不同?
(2)感知畫面中的三原色,提問:我又變出了什么?紅色、黃色、藍色讓你想到了什么?給你什么感覺?引導幼兒知道,紅、黃、藍這三種顏色叫三原色,所有顏色都是由這三種顏色調出來的。
2.教師小結格子畫的特點,引出荷蘭大師--蒙德里安。
二.欣賞大師作品,感受蒙德里安格子畫的風格和特點,知道格子畫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。
1. 欣賞大師的格子畫,感知畫面中格子、色彩變化帶來的藝術感與美感。
出示第二幅格子畫,引導幼兒觀察:在這幅畫里你發現了什么?跟第一幅畫有什么不同?引導幼兒發現因為線條有的疏,有的密,所以格子大小就會不同。
繼續出示第三幅格子畫,引導幼兒觀察:這幅畫與前兩幅有什么不同?引導幼兒發現運用三原色及黑灰白顏色,會讓畫面更加的豐富。
2. 同時出現前三幅作品,幼兒完整欣賞,充分感受蒙德里安格子畫的特點。
3.感知生活中格子畫在服裝、家飾等方面的運用,體驗格子畫給生活帶來的豐富多彩。
三、幼兒分組創作格子畫,體驗創作的快樂及成功感。
1.請小朋友學大師來畫格子畫,觀察都哪些材料?討論運用這些材料怎么才能做出大師這樣的格子畫作品?
2.教師交代作畫要求:自選自己喜歡的一種作畫形式,可以自己創作,也可以與同伴進行合作;合作時要與同伴先合作再動手制作。
3.幼兒采用粘貼、繪畫、集體合作等形式制作格子畫,教師巡回指導。
四、集體欣賞,講評作品,拓展經驗。
將幼兒制作的格子畫展現在集體前,與幼兒共同分析與欣賞。鼓勵幼兒繼續創作不同的格子畫作品,豐富我們的生活。